“宁缺毋滥”的意思是宁可缺少一些,也不愿意随便凑合。它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:不将就,不凑合。但不少人都把“宁缺毋滥”的“毋”误读为wù,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wú(音同无)。
毋,读作wú,是一个象形兼会意字。“毋”和“母”原是同一字,其甲骨文字形像是一个双乳突出,跪地而坐的女子,只是与“母”字的古文字形跪坐的方向相反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毋,止之也。”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:“毋教猱升木。”郑玄笺:“毋,禁词。”
"毋",也是汉字中最古老的"禁令标志"。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显示,"毋"最初用于祭祀场合的禁忌宣告,这种庄重的起源让它天生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所以“毋”的本义是不要,表示禁止;后引申为一般否定词,又用作无指代词,相当于“不”,“无”。
如:毋需(不必)、毋违(不得违误)、毋容(无需)、毋度(无度)
“毋”字的成语
有恃毋恐 :同“有恃无恐”,意思是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,或毫无顾忌。毋:无,没有。
毋庸置疑: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,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。毋:无,没有。
毋忘在莒:比喻不忘本,不忘初衷,不忘家乡,不忘峥嵘岁月。
毋与勿的区别
很多人把毋(wú)误读为 wù,是跟勿(wù)字弄混淆了。勿虽然也有禁止,不的意思,但二者中间还是有点差别的。
“毋”侧重于主观意识的禁止,如宁缺毋滥、毋忘在莒,都是主观的自我警示,自我禁止。
“勿”侧重于客观规则的禁止,如请勿吸烟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都是客观的劝阻。
所以“宁缺毋滥”的正确读音是nìng quē wú làn,指的是宁愿有所缺失,也不随便将就,凑合。
这个成语适用于多种场景,如选择伴侣,招聘人才,采购商品等,表达了一种严谨和审慎的态度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